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常见问题 » 机油(17)油泥是怎样产生的?它和你用的机滤空滤关系很大
油泥处理技术
无论多复杂的汽车知识,都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明白,这可能是我最大的特点。
发动机里的油泥不仅看着让人烦,它的危害也很大。它是怎样产生的?如何减少油泥的产生呢?今天我们就讲讲它产生的原理,明白了,自然及知道如何应对了。
油泥也是导致发动机烧机油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酸性物质改变了机油的质量产生油泥,,在高温的作用下,慢慢固化形成“积碳”堵塞油环,最终产生油环卡滞烧机油的现象。
还会阻塞机油的油道,使机油的流通量变小,造成润滑部位的散热不足,就容易出现拉缸抱瓦。
油泥的长期存在,还会消耗新机油的清净分散剂,使新机油的清洁能力迅速丧失,恶性循环。
油泥最主要的来源是发动机的活塞在不断的往复做功过程中,燃烧室的气体以及灰尘通过活塞环和缸壁之间的间隙窜入了曲轴箱。
窜气中含有各类未燃烧的产物,灰尘金属氧化物等等,进入曲轴箱箱后与机油混合,随着进一步的氧化形成润滑油酸性不溶物,再与其他固体和水气粘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油泥。
但如果你用的机油不差的话,机油里有个成分—清净剂。可以把这些东西洗下来一小部分。接着分散剂负责让这些东西散开,所以清净分散剂的含量就显得很重要了。
假机油的几种:废机油加工而成、矿物油冒充中档全合成,普通半合成充当高档全合成。使用假机油的汽修店的利润是一半以上。
实例,某日系车4S店的半合成机油,价格两百多,4S店利润25%左右。市场上假冒该原厂半合成机油给车主200元左右,给汽修店进货几个为40元。这是我亲身经历过的。关于假机油的暴利,你还可以看一下浙江台“小强实验室”的报道。
好的矿物油如果5000公里换,也没啥问题,但你是把它当作全合成的换油周期。
一般的矿物油添加剂比例少,清净分散剂也少。好的全合成机油的添加剂比例相对较高,清净分散剂的含量也就较高。
如果你换油里程比较正常,但出现下图这样的情况,那百分百的一直在用假机油。
机油添加剂中的清净分散剂的含量是和它的使用寿命匹配的,消耗殆尽后,就无法分散新产生的油泥。
机油稠化形成油泥是产生机油泥的一个次要的因素,机油有个指标叫闪点,它是表示油品蒸发性的一项指标,油品蒸发性越大,其闪点越低。随着时间自然的稠化也加速了油泥的产生。
刚形成的油泥小组团,被分散剂分散开悬浮在机油中,随着机油流动,经过机油滤芯时较大的组团或杂质就会被机滤给过滤下来。所以,机滤不仅是过滤磨损下来的金属碎屑,还过滤油泥的小组团。
如果机滤被杂质及油泥糊住后通过性下降,机油的旁通阀就会被压力打开而不经过机滤。
顺便提一下,几年前的日韩系车的机滤都很小,因为它当时是按5000公里换油设计的。即便使用真的全合成机油,一万公里换机油的话,这里是个短板,存在问题。
形成油泥一个核心是得有一个聚集的附着物,那就是粉尘类的杂质,从空气中进来的粉尘量远大于机械磨损下来的杂质物。
虽然空气滤清器可以过滤掉30微米以上的灰尘颗粒,但小于这个尺寸的还是会漏过去的,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如果你用的是差的空滤,那漏过去的颗粒物不仅大,量也会更多。
我国空气中的灰尘量本来就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机油在欧洲可以很长里程,到了我国就不敢了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五排放之前,我国汽油国标的含硫量限定50ppm,为了达到国五标注,才把含硫量规定在了和欧标一样的10ppm。
硫,无论是在汽油中还是机油中,都是令人头疼的事情。它不仅仅是影响排放,还是机油变质及减短寿命的第一杀手。
而那些便宜的小油都是非正规厂出的,各项指标怎么能保证。很多车一用就会亮发动机故障灯。
以上成因总结,产生油泥外部的主要原因是颗粒物,从空气中来的及机械磨损下来的。内部原因是高温后的酸性物质,从汽油燃烧的废气中及机油中,其中作用最大的是硫。
当发现油泥沉积明显时,采取发动机内部润滑系统清洗是非常有效的,清洗的方式有几种,以后会慢慢和大家一起分析各种清洗方式的优劣及成本。
理论➕实践 通俗易懂讲原理 理论:大学汽车设计与制造专业 实践:2001年就创办了自己的4S店,现已退出该行业。 从今天起,喂马,劈柴,面朝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