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 青岛市生态环保创新中心正式挂牌启动
环保技术
作为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所在地,青岛在生态环保对外合作领域肩负着重要使命。在此背景下,2024年10月,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山东)成功落地青岛,为区域生态环保创新发展奠定基础。青岛市生态环保创新中心作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山东)的服务保障机构,它的成立正是青岛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服务上合示范区建设、破解区域环保难题的关键举措,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李霞在致辞中指出,青岛市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拥有良好实践,全品类产业蓄势向好。青岛市生态环保创新中心的建立,既是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与全球治理倡议的积极实践,也是青岛市纵深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标志性成果。她表示,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愿与青岛市生态环保创新中心一道,深度研究与上合组织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全球治理倡议实现有机链接的有效路径,依托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产业优势,从标准到平台开展务实合作,凝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青岛模式”,合力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山东)打造成为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的山东品牌。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伍其东介绍了山东省着力打造东联日韩、西接上合、拥抱“一带一路”、辐射太平洋岛国的生态环保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有关情况,肯定了青岛市作为山东乃至全国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在促进生态环保产业集群发展取得的成绩。伍其东表示,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将不遗余力支持“青岛市生态环保创新中心”工作,加速推动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山东)为中心的生态环保优势资源聚集区,早日建成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生态环保技术创新与产业合作旗舰平台。
青岛市委常委、上合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张新竹现场推介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示范区“做实产业、做好服务、做美环境、做响品牌”以及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山东)促进产业发展的情况。他表示,青岛市生态环保创新中心的揭牌成立,标志着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山东)建设实体化运行,将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合作理念,深入开展生态环保领域产学研协同攻关、创新成果转化、跨国交流合作对接等工作,全面加强与国内外顶尖生态环保合作平台互动协同、经验互鉴。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伍其东,青岛市政府副市长解宏劲现场为青岛市生态环保创新中心揭牌。青岛市生态环保创新中心将以“创新基地服务保障”为核心,以“服务大局,需求牵引,优化生态”为基础原则,与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创新基地建设,扩大生态环保产业的国内国际双循环。通过搭建生态环保领域技术创新示范、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交流合作四大平台,组织开展产学研攻关、创新成果推广、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工作,为上合示范区及区域生态环保工作提供专业化服务载体,加速环保技术转化精准治污、整合产业资源推动绿色转型、强化协作提升生态治理能力,为绿色发展注入动能,推动青岛市成熟生态环保解决方案与技术“走出去”。从技术攻坚到产业集聚,从人才培育到国际协作,青岛市生态环保创新中心将以创新、协作姿态搭建国际环保合作桥梁,让绿色发展的“青岛经验”成为推动全球生态共赢的重要力量。
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吉海主持启动仪式,表示将以青岛市生态环保创新中心挂牌启动为契机,进一步释放上合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效能,更加富有成效的开展技术示范、产业协同、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推动实现上合组织国家绿色发展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启动仪式上,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生态环境规划研究院、山东省环科院股份有限公司作了发言,表达了携手中心推动生态环保领域对外合作的决心。现场发布的生态环保装备产业信息平台将积极构建协同共生的产业生态系统,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共赢发展。
力合科技:重点布局“AI+机器视觉+大模型”技术体系,构建环境监测完整决策链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