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前瞻分析】2025-2030年中国土壤修复行业供给及需求情况分析
土壤修复技术现状
政策的持续加码和需求的稳定增长吸引了众多企业布局环境产业,土壤修复行业企业数量较多。2021年6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从业单位和个人执业情况信用记录管理办法(试行)》,并开始启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从业单位和个人执业情况信用记录系统”。截至2024年底,全国土壤信息平台,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从业单位和个人执业情况信用记录系统共收录超过1万家从业单位信息。
从土壤修复项目数量来看,在政策导向、场地再开发利用需求和环保意识增强影响下,土壤修复工程行业受到持续关注,全国修复工程项目数量总体平稳,呈小范围波动,2021年度全国启动的污染修复工程项目数量较2020年同比降低24.7%。从投资金额来看,近四年全国修复工程市场总投资规模逐渐稳定在100亿元上下。
E标通(E20环境平台标讯采集系统)监测显示,2024年1-6月新增土壤修复工程类项目176个(含标段),同比增长37.5%;中标金额总计28.54亿元,同比减少30.2%。
江苏省土地面积10.7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1.12%。江苏省土地资源以平原为主,资源自然属性好,全省平原大都土层深厚,肥力中上,适合耕作业发展。
从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来看,2023年,江苏省对778个“十四五”国家土壤监测网点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包括背景点82个、基础点663个、重点风险监控点33个。参照《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评价,污染物含量低于风险筛选值的点位有737个,占比94.7%,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不容乐观。江苏省重点行业企业数量多,化工、重金属等企业关闭搬迁腾退地块数量多,土壤污染防治任务艰巨。一方面,要强化土壤污染预防保护机制,监管好在产企业,开展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有效防范新增污染;另一方面,要全力防控化工等搬迁腾退污染地块的环境风险,逐步消化存量污染,保障腾退土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
根据国家关于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信息公开要求,江苏省自2020年3月起对开展的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和修复效果评估及评审情况形成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污染地块经土壤修复工程建设,经评估达到预设的风险管控或修复目标后可移出名录。截至2025年5月,该名录发布15批,该名录累计移出地块共57块,现存待管控或修复的污染地块还有87块。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