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湖北茂盛生物有限公司2025年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公告
土壤修复原理
湖北茂盛生物有限公司(简称“茂盛生物”)成立于2009年2月,坐落于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历史文化名城——随州市。是一家致力于为作物营养和保护提供全程“合成生物+”综合解决方案的品质农业增值服务商。自创办起,茂盛生物便深耕农用合成生物细分领域,历经十五年的辛勤耕耘,现已成为国内农用生物制剂领域的领军型企业。茂盛生物先后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并参与了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的实施,先后11次荣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目前公司汇聚了65人的专业技术人才团队,托举起茂盛生物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茂盛生物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于2025年得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设立,成为招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创新载体和平台。为进一步推进技术创新,深化产学研结合,充分整合政府、高校、企业三方现有资源,培养更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现公开招收进站博士研究人员,欢迎海内外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踊跃报名。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品学兼优,身体健康;
2、年龄不超过35周岁,近三年内获得博士学位,应届毕业生应确保进站当年获得博士学位;
3、具有微生物学、发酵学、植物营养、植保、生物工程、合成生物学、农业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背景,具有强烈的科学研究兴趣和良好的专业素质,富有创新性和独立思考精神,具备与研究课题方向相关领域的学术知识和学习、研究背景,能够胜任与选题相关的研究工作;
5、国内各大高校院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拟进站人员优先录用,实行双站共同管理培养。
申请人需从以下选题中任选一项,撰写《研究计划书》,作为申请材料的一部分提交。
突破针对农作物细菌性病害的噬菌体资源快速挖掘技术,创新噬菌体高密度发酵工艺,攻关噬菌体制剂化技术与施药技术。
创新微生物肥料载体技术,研发溶磷、解钾、促生、抗病、抗逆的多功能合成菌群制剂。
解析非豆科作物利用微生物联合固氮机制,攻克联合固氮菌剂高密度发酵技术,创制水稻、小麦、玉米等非豆科作物固氮菌剂。
解析细菌钝化镉和富集硒机制,建立富硒降镉菌剂在主要农作物上的应用技术规程,创制高效阻控镉和合成纳米硒的微生物菌剂。
突破作物免疫诱抗微生物和活性物质发掘关键技术,建立作物诱抗分子和生物刺激素高效制造技术体系,研发免疫诱抗和生物刺激素新产品。
解析土壤生物膜形成的机制及固碳减排原理,创新微生物降解土壤污染物的解毒和修复技术,研发具有解毒、地力提升、作物增产的多功能环境污染修复菌剂。
突破基于多组学的微生物菌株精准分析技术,解析微生物菌株间基因组同源性差异,建立企业农业微生物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技术体系。
突破空间组学+AI实现作物组织特异性表达调控,研究噬菌体-宿主协同进化模型推动生物防治升级,探索构建从“实验室创新”向“田间智能生物工厂”演进路径,形成“AI设计云平台—自动化菌种构建—智能发酵中试—精准农业应用”产业闭环。
6、对通过政审和体检的申请人,本站正式录用并通知进站时间并按规定办理进站手续;
7、经批准进站的申请人须在规定的时间到本站报到进站,无特殊情况不按时报到者,按自动退站处理。
全年随时接受入站申请。申请者请将以下材料发送至(邮件标题:博士后应聘+姓名+研究课题方向):
(1)填写《博士后研究人员申请表》(请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网站下载,并用A4纸打印,右上角粘贴个人近期免冠一寸电子照片);
(2)本学科领域两名专家(博士生导师)推荐信(《专家推荐信》请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网站下载,并用A4纸打印);
(3)个人身份证、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或博士生毕业的相关证明材料(扫描件);海外留学博士需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推荐意见》和教育部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证明;
(4)个人简历(含个人近期免冠登记照片),博士论文、两篇学术研究代表作及代表申请人科研水平的学术科研成果扫描件;
1、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工作期限一般为2年,公司为其选派1至2名合作导师,因特殊情况要提前出站的必须提前三个月通知主管部门协调后续研究人员接续事宜。
2、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年薪为20万元至30万元(税前,不包括奖补),工作期满未达出站要求的,延期期间不再享受相关工资、福利待遇。
3、公司为招聘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住宿(人才公寓)、基本研究条件和办公条件,并缴纳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养老、失业)等。
4、博士后在站期间计算工龄;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在站期间公司协助其申报相应的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若出站考核优秀或良好,并有意正式进入我公司工作者,可通过随州“公聘民用”高层次人才引进通道入职,并享受随州“炎帝人才计划”、随县人才新政12条等相应政策。
6、在站期间,公司将积极协助博士后研究人员申请国资计划(A、B、C档)以及博士后基金湖北联合资助项目等课题经费。
7、博士后在完成出站考核任务的基础上,产生成果转化或技术服务等业绩的,绩效标准参照我公司相关办法执行。
1、申请人请认真、审慎提交申报信息,对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如提交信息不实,相关责任由申请人承担。
2、申请人提交的《研究计划书》仅用于研究能力考查,博士后研究选题将在申请人进站后开题报告会上最终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