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中国土壤修复政策体系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我国土壤修复政策
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污染的程度主要决定于进入土壤的污染物数量、强度和土壤自身净化能力大小,当进入量超过净化力,会导致土壤污染。污染物类型可以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其中无机物包括汞、铬、铅、铜、锌等重金属和砷、硒等非金属;有机物包括酚、有机农药、油类、苯并芘类和洗涤剂类等。
政策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大力支持科技投入。2018年8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全票通过了《土壤污染防治法》,首次制定专门的法律来规范防治土壤污染。同时出台了相关标准、管理办法等,我国土壤修复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土壤修复流程包括了土壤污染调研、修复技术设计、修复工程实施、验收监理等,其中涉及土壤检测的环节主要是前端的污染调查和后端的验收,例如场地环评、复后评估等。为提升土壤监测能力、鼓励土壤监测机构的发展,我国政府将监测网络建设写入“十三五”规划,并指出2020年底前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的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发展现状、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报告标题】2022-2027年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