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 生命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培养方案完善论证会顺利召开
环境工程专业前沿
2025年6月23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生命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培养方案完善论证会在正则楼302会议室顺利召开。此次会议旨在进一步优化生物技术和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论证会邀请了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林先贵、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院院长杨军、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袁生、江苏云阳集团药业有限公司质检部主任姜波等专家,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院长戴传超、教务处处长朱安友、生命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负责人钟文辉及相关专业骨干教师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副院长陈波主持。
会议伊始,戴传超致院长欢迎辞。他首先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了专业培养方案完善工作的必要性。戴传超指出,随着生物技术和环境工程学科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学院必须紧跟学科前沿和行业趋势,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确保毕业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生物技术专业需要尽快发展生物制药与药物分析专业方向,形成新的专业特色,提升办学规模。
随后,生命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负责人钟文辉教授详细介绍了学院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以及本次培养方案完善的背景和总体思路。他指出,去年学院已组织开展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今年是“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年”,为了提升专业办学规模,形成专业特色,提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请专家论证:一是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重点是生物技术专业的生物制药与药物分析方向,目前该方向设置的专业课程不足;二是如何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建议增设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并安排在高年级开展集中训练;三是目前综合分析与检测平台和仪器设备不足,需要着力建设。
在专题汇报环节,生物技术专业负责人李建宏教授、环境工程系主任李峰泉老师分别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生物技术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完善思路。生命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秦红益汇报了生科院综合分析与检测平台的建设方案,希望借助新建平台,有效提升实验实践项目、创新创业项目的教学效果,助力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使学生在毕业前能通过集中训练获得更大的就业优势。
与会专家对我院提出的方案进行了充分讨论,并肯定了需要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及新建平台等思路。在专家论证环节,与会专家结合各自领域经验,对培养方案提出了宝贵建议。,会议围绕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入研讨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林先贵肯定了我院与丹和醋业企业的合作,提出“双师制”、校企合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师资建设和实践教学,结合农产品深加工、固废资源化、新能源等领域的市场需求,完善专业方向等建议。南京师范大学袁生教授则强调,环境工程专业需关注新兴污染物治理技术,并增加实践案例教学比重。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院院长杨军提出加强实验室管理规范,增加必要设备,在课程设置优化方面,建议在药物分析基础上增加食品检测方向,从而拓宽就业面。江苏云阳集团药业有限公司姜波主任从企业用人角度提出,加强校企合作,延长实习时间,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经过充分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完善后的培养方案目标明确、特色鲜明,符合学科发展趋势和行业需求,同时也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的具体建议。会议最后,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院长戴传超对专家们的真知灼见表示感谢,并表示学院将认真梳理建议,完善方案内容,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此次论证会的成功举办,为生命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学院将以此次为契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的专业人才,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