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 圆满召开「海量照片会议手册」第五届高品质供水探索与实践研讨会
环保科技杂志
2025年3月25-27日,第五届高品质供水探索与实践研讨会暨《净水技术》2025年学术年会在广州隆重召开。
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净水技术》杂志社、广东省城镇供水协会、广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广州市花都自来水有限公司、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本年度高品质供水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是全行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结果,是在我国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供水行业对高品质提升需求的热度体现,会议规模达到600余人。研讨会从策划到组织,得到了广东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达格水务有限公司、北京北水融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供水行业协会、辽宁省城镇供水排水协会、黑龙江省城镇供水排水协会、浙江省城市水业协会、安徽省城镇供水协会、福建省城市建设协会给排水分会、山东省城镇供排水协会、河南省城镇供水协会、海南省供水排水协会、贵州省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云南省城镇供水协会、陕西省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甘肃省给水排水协会、上海市净水技术学会、上海土木工程学会给排水专业委员会、华东地区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的共同联合协助。同时,会议也得到了浙江天行健水务有限公司、无锡思源水务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联池水务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景盛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浙江泰林生命科学有限公司、上海艾晟特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奥特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捷意分析技术(杭州)有限公司、苏州瑞质斯旺仪表有限公司、Lovibond 德国罗威邦、金科管道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深圳市清时捷科技有限公司、重庆昕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富兰克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广州良森仪表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环博会、上海荷瑞展览有限公司、上海费波自控技术有限公司、苏州城投唯新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企业的大力支持。
本次研讨会汇聚了国内外供水领域的权威专家和学者,充分践行《净水技术》“顶天立地”的办刊宗旨,论坛和沙龙所遴选邀请的61个精彩主题报告中,贯彻“干货”路线,“探索”有新意,“实践”能落地,一天半的研讨会过程中座无虚席,一位难求。
本年度高品质供水研讨会为供水行业高品质的持续发展汇聚了智慧与力量,为更好明晰供水高品质提升的方向提供了参考。通过高品质供水系列研讨会,《净水技术》与会各位代表共商大计、共谋良策,共同助力供水事业的繁荣与进步。
本次研讨会开幕式由《净水技术》期刊主编/同济大学兼职教授顾玉亮主持,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明、广东省城镇供水协会会长/广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林立先后向大会致辞,向各位参会代表及嘉宾致以热烈的欢迎,并祝贺本次大会顺利召开。
本次特邀报告由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煜、广州市花都自来水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唐炜文、《净水技术》期刊编委/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广华主持。
王广华《净水技术》期刊编委/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徐祖信院士,长期致力于城市重污染河流治理,在国内外水环境治理领域有重要影响,本次报告围绕对苏州河案例的剖析,以生命理念分析了中国城市河流治理。
谈勇处长基于广州市饮用水水源基本情况及现状问题,以水资源规划目标为导向,提出广州市饮用水水源优化配置工作建议,以期进一步优化广州市的水源布局,提升供水应急保障能力,提升优质水源。
梁 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聘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院长/中国水协青年委主任/《净水技术》期刊编委会执行主任委员
梁恒院长分享了双碳背景下,高品质供水格局的系统构建,其核心除了供水水质的科 学、健康、稳定的可持续提升,还应系统部署工程简化、过程减碳、 工艺捡绿、成本俭朴、系统检校的全方位实施路径的思考。
丁南华董事长介绍了一种以生态低碳为核心的高品质饮用水处理技术——达格水处理工艺。该工艺全程无化学药剂添加,对环境零污染,符合生态低碳的发 展理念。还被纳入《低温低浊给水处理设计标准》,成为老水厂改造升级及新建项目设计工艺的第二选择。
张金松深圳环境水务集团原总工程师/中国水协战略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住建部城镇给排水专业评估委副主任/《净水技术》期刊编委
张金松总工程师介绍了深圳数字管网赋能供水管理进小区实践与创新,介绍了深圳通过统一建设标准,推动管材升级与设施改造,使小区漏损率从11.7%降至3.4%,水质指标显著提升的工程实例。
肖力副总经理通过构建“分质供水、品质供水、智慧供水、服务延伸”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介绍了助力高品质供水延伸最后一百米的二次供水服务新模式。
张 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水质量与健康监测室主任/《净水技术》期刊编委
张岚主任对现行1997年版国家标准《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的修订进展和主要修订内容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桂 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镇水务与工程研究分院副总工程师/《净水技术》期刊编委
桂萍副总工程师长期从事城镇水系统、饮用水安全保障、水质标准与水质监测方法的研究工作,本次报告重点介绍了新国标实施背景下的供水行业水质标准的回顾及思考。
崔福义教育部土木类专业教指委委员/住建部给排水专业评估委主任/住建部城镇水务专家/中国水协工程教育委主任/《净水技术》期刊编委
崔福义主任针对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障问题,简要回顾了我国以往取 得的重要成就,分析了国家面临的重大需求,指出当前工程实践中存在的10大关键问题、归纳了饮用水问题的3大特殊技术难点,提出多学科技术交叉融合创新是解决之路的观点。
万年红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净水技术》期刊编委会副主任委员
万年红总工程师从行业需求、科研试验、标准规范、典型工程案例、水厂智慧化改造等方面分享了大型设计院在高品质供水设计建设的经验、做法和总结、思考。
26日下午的主论坛报告由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净水技术》期刊编委李伟英、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净水技术》期刊编委赵志伟主持。
主题报告环节由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煜、山东省城市供排水水质监测中心主任/《净水技术》期刊编委贾瑞宝、深圳市环境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管网运营部部长蔡倩、常州通用自来水有限公司总经理肖磊、包头惠民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党总支副书记、副总经理司伟、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净水技术》期刊编委赵志伟、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净水技术》期刊编委李伟英、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东,做出了精彩的报告分享。
基于海岛资源循环的膜污染自清洁系统研究——双极膜电渗析产酸碱清洗效能评估
本次研讨会共分三场专题分论坛,于3月27日上午举行。分论坛一重点聚焦于水厂工艺绿色低碳和智慧化运营提升。
张 静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净水技术》期刊青年编委
张立尖上海市供水调度监测中心副主任/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上海监测站站长
唐玉霖同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水利部长三角城镇供水节水及水环境治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净水技术》期刊编委
张振杰秘书长、阮辰旼社长和宁昕秘书长共同主持本次分论坛,共11位专家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工作成果。
赵 蓓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技术研究院技术带头人、供水管网输配技术项目组组长/《净水技术》期刊青年编委
用心于水 服务于民 向新而行 “建管服”实现二次供水 品质新跃升 助力广州北部增长极高质量发展
邱顺添国家高层次海外人才/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净水技术》期刊编委
分论坛三关注高品质供水水质管理痛点难点,侧重点聚焦于藻、嗅和其他感官等。
陈雨站长、陈飒主任和董玉莲副主任共同主持分论坛三,11位报告专家先后作主题报告。
陈 雨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南京监测站站长/江苏城镇给排水监测有限公司董事长、党支部书记
陈 诚广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水质部部长/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广州监测站站长
苏宇亮珠海市供水有限公司水质监测研究中心经理/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珠海监测站站长
赫俊国广州大学市政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低碳水处理技术研究院院长/《净水技术》期刊编委
本次研讨会同期还设置了两场专题沙龙。专题沙龙一聚焦于膜技术在市政给排水领域应用的热点与难点,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净水技术》期刊青年编委会主任委员芮旻主持,先后有9位嘉宾做出了精彩的分享。
芮 旻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净水技术》期刊青年编委会主任委员
雷晓玲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环境科学与工程)领衔专家/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教授/《净水技术》期刊编委
徐孙杰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上海电子化学品创新研究院办公室主任/《净水技术》期刊青年编委
专题沙龙二聚焦于二次供水模式优化与运维管理技术发展,由《净水技术》期刊主编/同济大学兼职教授顾玉亮主持,11位特邀嘉宾出席。
陈泽森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市政工程院全国工程咨询中心副主任
本次研讨会的技术考察环节共精心设计了两条路线,分别对广州自来水公司北部水厂()和花都自来水公司花都水厂(零排放绿色低碳水厂)进行了参观,共200余名代表兴致勃勃参与了技术考察活动。
建立行业自信、培养社会互信是高品质供水实现的必经之路。本次研讨会设置了行业风采展示的特色互动:“同源共净·品鉴真章——供水企业包装饮用水品鉴体验活动”。
本环节由全国各地的供水企业联袂展出,共有20余种口感清冽且品牌富有行业情怀的包装饮用水参展陈列并提供品鉴。研讨会期间,驻足品鉴的参会代表络绎不绝,感受“好水不问出处”,争相为供水企业的好水点赞!
研讨会期间,由上海《净水技术》杂志社为主策划制作的科普微电影《从都江堰到青草沙》倾情上映,讲述科普知识、传播工匠精神,广受代表好评。
此外,上海《净水技术》杂志社的“水悟堂”品牌最新推出的“真相”品牌系列水务科普短视频、“水润”系列冰箱贴、《净水技术》编委/青年编委限定款胸针纷纷亮相,可爱的小悟形象再次闪亮全场!
本次研讨会还举行了“天行健”第十届《净水技术》优秀论文系列评奖活动的颁奖仪式,再次祝贺各位获奖作者。
本届优秀论文奖的奖杯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创新采用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提供的市政污泥作为基材,经上海复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业技术实现资源化再造。特此对复洁环保在奖杯制作过程中提供的无偿技术支持与工艺服务表示诚挚感谢!
3月25日,本次研讨会同期召开了《净水技术》期刊第八届编委会换届会议暨《净水技术》期刊第二届青年编委会换届会议,会议由《净水技术》期刊执行主编阮辰旼主持,《净水技术》期刊主编/同济大学兼职教授顾玉亮致辞。
会上由《净水技术》期刊编辑部主任李佳佳向大会作了《净水技术》期刊第一届青年编委会工作汇报。第一届青年编委在审稿把关、组稿约稿、服务行业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全体青年编委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净水技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逐渐提升。由《净水技术》期刊第七届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吴今明宣布了《净水技术》期刊第八届编委会委员名单。
会议最后,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青年工作者委员会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净水技术》期刊第八届编委会执行主任委员梁恒做总结发言。梁恒主任在会议总结时,向新一届编委、青年编委发起以下倡议:做好期刊的把关者,严格把控文章质量;做好期刊的建设者,积极参与组稿约稿工作;做好期刊的代言人,以《净水技术》发展为己任。同时,也对编辑部提出三点工作要求,一是希望《净水技术》的编辑部勇于担当,肩负起《净水技术》40余年厚重的历史和使命;二是希望《净水技术》切实做好编委和青年编委的服务工作;三是希望《净水技术》的编辑做好沟通桥梁工作。
水滴不断向外延伸形成重影,象征着供水行业对高品质目标的追求不局限于水质,更包括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
《净水技术》主办的“高品质供水探索与实践研讨会”,创办于2019年,致力于推动我国供水行业整体提升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