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 【大众日报】两进人民大会堂领奖的教授
环境方面的前沿技术
他,从山东临朐农村出发,十年寒窗,一步一个脚印,以优异成绩考取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1991年毕业后入职浪潮集团从事技术研发。
2004年,近不惑之年、已是高级工程师和部门负责人的他为了实现“教师梦”,放弃优厚待遇,拾起教鞭,成了山东经济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现山东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前身)的一名普通教师。
20年弹指一挥间,他用汗水和智慧实现了教育人生的“大满贯”,先后获得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改革开放40周年山东省社会科学名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2014年9月9日,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的他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受到隆重表彰。
刚刚过去的4月28日,他作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再次走进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参加“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泛泛者,解人疑惑;优秀者,成就(学生)事业;上乘者,遵循和传授“天道”,引导学生进行形而上的探索。
20多年后,刘培德依然清晰记得第一次上课的情景。步入教室,看着讲台下一双双陌生又热情的眼睛,他忽然有些紧张。
万事开头难,为了上好这第一课,刘培德提前多日认真研读教材,制订授课计划,反复试讲,并请学院的老教师对自己的教案提出意见建议。由于准备充分,在最初的紧张过后,刘培德渐入佳境,40多分钟的课讲下来,他已是游刃有余,意犹未尽。
自此,刘培德扎根教学一线,先后承担《电子商务》《信息系统设计与实践》等多门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很多学生感叹,“刘老师的课生动有趣”,但要想上好不容易,因为他“不喜欢照本宣科”。
2008年,他和同事主讲的《管理决策的计算机方法》获评省级精品课程;2011年,他负责的《信息系统设计与实践》获评省级精品课程。2022年,他负责的《决策理论与方法》获教育部首届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同年,他主持的《多元融合 三位一体:面向电子商务产业链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荣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3年,他负责的《智能物流设施与设备》获国家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是国内建设最早的智慧物流设备类线上课程,授课群体覆盖全国70余所高校9000余名学生。
刘培德始终秉持“教书育人比天大”的理念,很早之前就建立了QQ群,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们学习和生活中的烦恼与困惑。2018年春天,担任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后,刘培德更忙了。他每周都制订密密麻麻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和同事们分工推进,逐一落实。当得知部分研究生认为学院的《研究生综合测评管理办法》,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在校的全面发展时,他多次召开讨论会,分层次调研,反复论证,陆续出台了三个版本的补充规定,对学院研究生的“高产稳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9年教师节之际,学院获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21年5月,刘培德作为山东唯一的高校教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4年3月,他被授予“山东省担当作为好干部”。
刘培德的博士生徐洪雪提到这样一个细节:“有天晚上9点多,我向刘老师请教学术论文的修改细节,此时他有学院的重要工作要处理,就让我稍作等待。当时针指向深夜12点,我估计刘老师太累已经休息了,没想到QQ聊天窗口突然闪起,他在对话框里耐心为我解答。原来我的问题,老师一直惦记着。”
作为学院院长,刘培德除了言传身教,更注重从制度和机制上鼓励优秀人才快速成长。在研究生培养中,他独创了“场景式多层次递进式”实践体系,放手让博士生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鼓励硕士生深度参与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这种“真问题、真研究、真应用”的培养模式,使得学院研究生连续多年斩获山东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他指导的第一位博士生的论文获得学校首篇“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为学术带头人,刘培德较早组建了青年教师“学术成长营”,坚持定期组会,无论多忙都为学生答疑解惑,用行动诠释了何谓“师者如灯”。截至目前,他已经培养19名博士、51名硕士毕业生,多人进入华为、阿里等领军企业就职,并在业界初露峥嵘。
刘培德注重深耕思政教育,积极推动建立“课程思政+社会实践”的螺旋式育人体系,实现价值引导与行为塑造的闭环交互。2021年,他牵头组建社会实践重大调研团队,对山东省AI与实体经济融合现状进行了调研,以扎实的数据说话,图文并茂完成了高质量人工智能赋能山东省传统产业调研分析报告,对解决行业难点和痛点问题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受到业内好评。
在浪潮集团工作时,刘培德专攻无线通信技术,自研了系列数字、汉字传呼机,指导培养了数十名优秀工程师。来到山财后,除了教育教学,科研成了他的“头等大事”。
时至今日,刘培德仍坚持每天早上六点准时打开电脑,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资料……常常深夜十一点多才休息。为了随时随地阅读,他在手机上建了一个专用文件夹,更新下载中外学术论文。阅读过的,需要进一步精读的,他都一一标记。每精读一篇,必写读书笔记。每一篇学术论文,都反复推敲修改,甚至某些重点章节推倒重来都是家常便饭。
星光不负赶路人。刘培德先后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等;授权发明专利7项,制定国家和地方标准6项;作为负责人的教学团队成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在担任学院院长期间,工程学学科ESI全球排名进入前1%。
近年来,刘培德还兼任数据要素关键技术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应急管理与社会治理智能技术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等。瞄准信息融合与智能决策领域的关键重大和国际前沿问题,他带领团队成员合力攻关,形成了不确定性决策理论与方法、信息管理与大数据分析等研究方向。针对大数据环境下现实管理决策问题存在的模糊性、随机性、交互性等复杂情形,以及决策者存在损失规避、后悔规避等有限理性行为,提出了不确定信息表示模型和融合技术以及智能决策模型与方法,开拓了新研究领域。
在紧盯重大科学研究的同时,刘培德和团队成员聚焦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等重大发展战略和山东省“十强产业”,积极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医养健康等新兴产业的政策咨询、产业应用和人才培养。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多项科研成果在浪潮集团、众阳健康等企业转化应用,产生经济效益6亿多元。
截至目前,刘培德已经连续5年入选科睿唯安(Clarivate)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连续11年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2023年,他作为“首席科学家”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准立项。另外,他还主持了50多项省级以上课题及横向课题,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软科学项目1项。在《经济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IEEE Transactions系列、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有400余篇被SCI或SSCI检索。至今,他已经获得全国高校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项(首位)、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7项(首位)……
2019年7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选题公布后,刘培德立即组织团队投入工作,但在距离截止时间仅剩1周时,论证专家对部分内容给出了否定意见。面对紧迫的时间压力,团队成员沮丧不已,甚至产生了“撤退”的念头。刘培德说:“还有160多个小时,我们完全来得及”。在接下来的7天里,刘培德和团队成员废寝忘食、不分昼夜修改完善。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他们申报的《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19ZDA080)一举成功。
采访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滕飞告诉记者:“刘老师是我的硕博导师,时至今日,每当打开保存了10多年的文件夹,翻阅每一篇论文的修改记录时,刘老师逐字逐句的修改批注,依然鲜活如初,‘此处推导逻辑需要完善’,‘公式符号需要规范’,‘这个创新点很有价值’……每一处修改都凝聚着他的心血,每一次指导都彰显着严谨的治学态度。这些都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学术来不得半点马虎大意。”
初见刘培德,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温厚谦和,丝毫没有学界“大咖”的高冷和威压之感。
在旁人看来,刘培德教授的确有骄傲的资本:他先后获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改革开放40周年山东省社会科学名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24年教师节之际入选山东省教育厅“大道师者·40年40人”展。另兼任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等3个国家一级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电子学会理事长等职,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Information Sciences等20余家国际高水平期刊的副主编和编委,兼任山东省区块链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应急管理与社会治理智能技术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等9个省级平台负责人。
他作为省科协常委、省智库专家,针对人工智能、精准扶贫等多个提案被写入政府部门的相关规划,并被省财政重点支持;他撰写的有关新一代信息技术、北斗导航、海洋经济等多个智库报告获得关注。
一花独放不是春。在带领团队方面,刘培德“牵头”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现有成员26名,其中全国优秀教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教授8人,有13人次荣获全国以及济南市五一劳动奖章、校级师德标兵、师德师风先进个人、最美教师和教书育人楷模以及“课程思政”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团队成员共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0余项。
与刘培德合作共事20余年的关洪军教授这样评价他,“刘教授身上有一种‘师者风范,学者本色’。他治学严谨,为人坦诚。在学术上,他对每个数据、每项结论都精益求精;在教学中,总能将复杂的理论转化为生动的案例。更难得的是,他始终把团队共同成长放在首位,手把手指导青年教师申报课题,甚至将自己的研究思路无私分享。这种格局,让人敬佩。”
山财大山东省区块链金融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沈万芳告诉记者:“今年3月9日,星期天。刘培德教授上午参加了学院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研讨会,下午去浪潮开项目论证会。从浪潮回来后他直奔实验室,指导我们撰写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申报书,一直到晚上11点多才回家。当时我就感觉,刘教授没大有精神。后来才听说,刘教授回家后突发急性肠胃炎、高烧,连胆汁都吐了出来……”
采访中,山财大党委书记查玉喜由衷地说:“这次全国表彰大会,山东共有8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39名全国先进工作者受到表彰。而在这39名全国先进工作者中,教育系统有13人。今年3月,省委教育工委按照程序推荐的先进工作者,全省高校仅有两人!刘培德教授是其中一位。所以,这份荣誉是沉甸甸的,也是我们学校多年来第一次获得,是零的突破!他著作等身、头衔绕身、荣誉加身,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四有好老师’,但一直谦恭平和,待人真诚,和谐处事,温文尔雅,堪称师德师风的优秀代表。”
面对鲜花和掌声,刘培德说:“荣誉和成绩只代表过去。下一步,我将瞄准国家和山东省的重大战略需求,依托山东拥有的丰富资源和独特发展优势,突破一批创新性技术,赋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将继续不遗余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科技人才”。